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深度好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深度好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何谓“文质彬彬”?如何培养“文质彬彬”的学生?
文质彬彬的学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岁月的历练和人文熏陶,才能逐步养成。
首先是父母影响。家庭是学生养成文质彬彬素养基础环境,父母的性格、家庭氛围都是孩子彬彬有礼的基础和典范,特别是父母的言谈举止,无形地影响着孩子性格形成。
其次是学校规范。学校的养成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如对学生的衣着服饰、言谈举止、嬉笑哀怒等进行示范性引导,通过榜样的力量校正学生的行为,持之以恒就会日渐成熟。
第三是社会引导。我们的网络影视、游戏作品,广播电视节目的示范,让学生生活在文明有序、和谐温暖的环境里,学生自然就会有渐进式得到提升。
四是学生自我约束。通过家长示范,学校规范、社会影响,学生的自我约束,对提升学生的文明意识、养成彬彬有礼的举止是非常重要的。
文质彬彬与个性有关、与家境有关、与父母有关、与我们和谐社会的温和度有关,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联。
只有大家相互包容、彼此谦卑、和谐共荣,文质彬彬就会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但我反对像日本人做作的举止。我喜欢率真天真纯真、张弛有度的行为举止。
千万不要人为雕琢,真诚自然就好。
“文质彬彬”是指一个人气质文雅,对人文明有礼貌的个人风度表现形式,也是个人性格的体现。而个人性格的形成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命理因素和遗传基因属先天因素,占了七成作用力,而后天的教育培养和环境影响仅有三分作用力,所以要培养“文质彬彬”的学生除了从小就开始教化之外,还要因人而异,看其是否具备有先天的主要条件。
《论语》中,孔子曾这样阐述文与质的关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是指人的自然本质,“文”指文采、文饰,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野”指粗俗、粗野,“史”本指宗庙的祝史,或在官府执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多指虚浮。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质朴多于文采,不受礼法限制,完全依照自己的本性做事,往往会给人粗俗的感觉;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过多地追求文采,不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则会给人虚伪、浮夸的感觉,只有把质和文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记不清是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句话讲得非常辩证,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文与质的关系。记得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我见到几个漂亮女孩儿,刚上车的时候,她们还没有开口说话,外表确实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不一会她们便攀谈起来,说话声音很大,丝毫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而且语言粗俗,张口就是一大串脏话,虽然我没有听清她们谈话的内容,但我顿时觉得这几个女孩并不是那么美丽了,甚至变得非常丑陋,因为他们实在太粗野了,没有一点文化修养。我想,她们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也许与缺乏良好的教育有关。
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我们通常要求学生既要心灵美,又要语言美、行为美,这与孔子心目中君子的修养非常吻合。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继承古代这一优秀教育传统,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德修养,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才能和学识,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培养文质彬彬的学生,要正确处理好文与质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过分地强调发展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是发展和张扬个性不等于放任自流,让学生由着性子胡来,最终变得无知和粗野,而是在保护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培养一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做一个志向远大、情趣高雅、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培养文质彬彬的学生,要以“文质彬彬”的教育做保障,尤其在学校管理中,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学校发展要重内容、重内涵、重实效,在全校上下营造乐于奉献、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学校的每一项决策都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师生创设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不断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事实证明,在学校管理中,内容和形式二者都不可偏颇,有的学校只管教师教书、学生学习,不注重学校硬件和环境建设,教室破破烂烂,校园到处是垃圾,令人不堪入目,这样的学校也很难说有多高的教学质量。相反,有的学校虽然注重自身宣传,学校环境也非常好,可谓名声在外,但学校内部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学生不愿意学习,教学质量几乎倒数,这也不是文质彬彬的教育。
教师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有知识、有修养的人,更要努力做到文质彬彬。在学生和家长面前,要注重仪表、注重言行,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待教学工作,要一丝不苟,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不刻意追求花花绿绿的形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自己美好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关于“文”与“质”的关系,还经常用来说明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篇好文章,几乎都做到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和完美表现形式的统一。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但不能由作者直接宣布出来,要靠语言、情节、结构、修辞手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表达的强烈愿望,其次是要严格训练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会学生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让学通过科学的训练,写出一手有思想、有文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删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深度好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深度好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