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北京历年常住人口?
《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21)》发布。根据蓝皮书,北京人口素质持续提升,居全国前列,居民受教育水平全国领先。2020年京籍人口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82.43岁。
该蓝皮书由市委党校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对北京人口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北京常住人口自2017年以来连续出现小幅下降,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2189万人;家庭小型化持续加剧,从1982年的3.7人/户降至2020年的2.31人/户,低于2.62人/户的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升高。2020年,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规模已达到42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9.6%,其中,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13.3%。
蓝皮书还指出,北京人口素质、预期寿命持续提升,2020年北京户籍人口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82.43岁,较上一年增加0.12岁。
居民受教育水平全国领先。2020年北京市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64年,位居全国第一;每10万人中有41980人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位居全国首位,远高于15467人的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北京人口分布更均衡,非首都功能疏解见成效。总体来看,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规模下降,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规模上升。
中国14亿人口,网民达9亿,为什么还有5亿人没有用过网络?
今年三月底的我国互联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9亿,且绝大多数是移动互联网民。这说明两点:一是我国网民绝对数量巨大,二是我国网民数增速很快。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拥有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还有近5亿人口的非网民,这一数量依然庞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人不能上网呢?报告中也有比较详细的分析,简述如下:
1.地域原因,因为生活所在的地区不通网络,没有信号,导致互联网设备无法使用而不上网。比如居住在大山深处等;
2.技术原因,因为不会操作电脑、手机等设备而无法上网;
3.教育原因,因为不识字,既使上网也看不懂网上内容;
4.年龄原因,包括太小或太老而无法上网,比如三岁以下儿童,百多以上老人等;
5.经济原因,因为贫穷买不起上网设备而无法上网;
6.个人原因,这包括各种具体情况,比如智障、视障、听障等身体原因,因为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没有上网的需要,本人不喜欢上网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被纳入网民的大军中,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总会有因各种特殊性而无法进入者。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明确一个问题,网民的界定是有一个标准的,并不是上过几次网就能称之为网民,而是经常性使用网络的人才能归类为网民。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走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过程中,网络普及率是在快速上升的,到2020年初,网民占比达到64.5%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成绩。目前,依然有5亿国民没有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主要是年龄分层、历史因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可做如下分析。
第一,60岁以上的老年人网民比例偏低。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上网已经变得非常便捷,但是老年人依然会由于视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等原因而不适应使用网络。同时,1960年以前出生的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很大一部分人的识写能力比较有限,会形成一定程度的上网障碍。所以,网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普及率自然就低。依据《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统计,截止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
第二,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理论上是不能上网的,其实际网民数难以统计。
依据我国过往规定,16岁以后才能办理身份证,也就才能办理电话卡,才能比较方便地注册上网。从理论上讲,这部分低龄群体不是互联网普及的对象,但是实际情况却有巨大区别,16岁以下未成年人借用父母或他人手机、电脑等设备上网的情况相当普遍,以至于其作为网民的存在会被父母或他人的网络身份所掩盖。如果以形成基本读写能力为标准,10岁以后便能形成基础上网能力,10到16岁群体基本都具备成为网民的条件,会是统计之外的隐形网民。按照中国人口统计报告,截止2018年末,中国大陆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总数超过2.5亿。
第三,疾病、伤残、经济条件原因导致缺少上网条件的群体存在。
这部分群体的在总人口中占比较低,不会对总体网民占比造成太大的影响。
总体而言,在关于中国网民统计当中,总计9亿网民是依据可供识别的网络身份而得出的,另外5亿非网民人口主要集中在16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两大群体,其人口总数超过5亿。如果算上未能识别的未成年网民,中国的网民总数在10亿左右。
你好很高兴能够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3月,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04亿。但是中国有14亿多人,也就是说还有差不多5亿人是没有上网的。
而且根据统计显示,这5亿人大多数是那种完全没有网络环境,从来都没有上过网的人,这些人多数是一些老年人,以及完全没有自主上网能力的小孩。
因为据统计,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5亿人,而学龄期儿童有1.8亿左右,这就占据了不上网人群的87%。再加上一些适龄人群但是存在某些原因而不能上网,数据总和能够占到不上网网民总和的90%。
剩下的10%才是真正的不具备上网条件的人,这些人可能是因为处在偏远山区而又不具备经济条件,没有可供自己使用的能够上网的设备。因为现在稍稍有一点金钱的都会购买智能终端,或是移居环境更好的地方。
也就是说,其实这5亿人中的大多数人如果想要上网的话,还是能够实现的,只是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们现在没有上网需求。
比如:老年人可能更加需要的是静养,休息,而不是天天像年轻人一样不停地上网冲浪。唯一可能需要使用到手机的时候就是打电话。
再比如:学龄前儿童,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机,而且过度的使用手机可能导致他们的视力降低,这自然是很多家长不愿意看到也不允许的。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不上网并不意味着失去很多乐趣。相反,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且有活力。
他们在吃饭的时候不会低头看手机,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不会频繁地看手机,很多时候因为没有手机的介入,他们的生活会更加真实。
互联网能够让他学到更多的东西,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能够学到的东西有好的也就会有坏的。
或许对于很多小孩来说,或许互联网能够让他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时候很多的乐趣,但是对于小孩的未来却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也许当其他小孩回味自己童年生活的趣事的时候,他就只能想起手机,这会使得孩子对互联网产生过度依赖,进一步的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所以说互联网有好也有坏,理性地对待互联网,不过度妖魔化才是正确的,在需要使用互联网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善用,在不需要使用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手机,抬头看看,享受一下现实的那份真切。
最后,祝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未来。
首先,我国中国目前0-6岁幼儿约有1.8亿;其次,65岁以上老人大概有2.5亿,这些人群中有相当部分不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的人;最后,另外城镇化率只有60%,还有很多农村大山里没有3/4G或互联网;所以这些人群加到一起应该差不多5亿人群
北京8月30日报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30日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六成。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这一增长体现出‘提速降费’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曾宇表示,“与5年前相比,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提升约6倍,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降幅超90%。我国用户月均使用移动流量达7.2GB,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
消费互联网依然保持着较快增长,下沉市场、跨境电商、模式创新为网络购物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39亿,较2018年底增加2871万,占网民整体的74.8%。在地域方面,以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为代表的下沉市场拓展了网络消费增长空间,电商平台加速渠道下沉;在业态方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持续增长,利好政策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在模式方面,直播带货、工厂电商、社区零售等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网络消费增长新亮点。
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也让“互联网+”应用不断拓展,不断打破“数字鸿沟”。在线教育应用就是这种拓展的写照。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较2018年底增加3122万,占网民整体的27.2%。“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部分乡村地区视频会议室、直播录像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名校名师课堂下乡、家长课堂等形式逐渐普及,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手段弥补乡村教育短板,为我国各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条件。”曾宇表示。
但是由于中国地区普遍有发达步伐不同步地区差距大的问题,尤其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和交通通信不便地区,这些地方至今甚至都没有通电通水,更别说普及网络了。国家也在加大力度去弥补和改进这些地方的各种资源统筹推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的网络接触普及率肯定是全球最高!!!
加油中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